赵永金 官方网站

http://zhaoyongjin.zxart.cn/

赵永金

赵永金

粉丝:8453

作品总数:17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赵永金,字大金,号篁村,白金。江西赣州人,现居深圳。1998年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,2002年考入中央美院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。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北京《中国书道》编委,赣州市书协副主席,深圳印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赵永金背后的故事


走进赵永金先生临近深圳市委的办公室,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让初秋更显出厚重感:明清式样的大门、古朴淳厚的木头凳子、妙趣横生的紫砂壶……无不显示出主人大隐隐于市委边的人生态度。他工作室墙上的一幅幅行草书作品恣意盎然,却又不失现代社会的清新气息,笔墨随性令人叹服。

 

 

赵永金 书法 


赵永金擅长行草。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福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、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、深圳市书法院院长。其曾在2004年9月出席人民大会堂,其“祖国万岁”书画成为国庆55周年大庆献礼作品。


缘起叔父家步步为营


1972年,赵永金出生于江西寻乌。这是盛产蜜桔的地方,也是毛主席撰写《寻乌调查》、《反对本本主义》的地方。毛主席在这个红军战斗过的地方首次提出了“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”的科学论断。因羡慕叔父的一手好书法,赵永金在少年时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。上中学后,因为背得一些古诗、写得一手好字,他负责班上的黑板报。每一期并不起眼的黑板报,成为赵永金认真写字和扎实服务老师同学的窗口,这也为其日后凡事认真努力去争取、去坚持做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
1996年,赵永金放弃了赣州的教职,毅然选择到南方之南的深圳,成为书法家陈墨所开的兼卖文房四宝的书画廊的“学徒”,经济条件变得优裕起来,闲时按按摩、写写字。工作期间,他有幸得到陈墨老师对其书法、篆刻的悉心指点。在耳濡目染之下,赵永金沉浸在书法艺术的文化氛围熏陶里。赵永金算是天资较为聪颖的年轻人,在书法世界中如鱼得水,恣意畅游,同时也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
但是,赵永金并不是容易满足于自己艺境的人。他在学习书道的过程中,深深领悟到“学无止境”的深意,明白到仅仅对书法进行临摹与继承,并且只是跟着一位老师闭门学书是远远不够的,而是需要“转益多师”,多与高手过招、打开眼界,提高艺术水准。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,赵永金负笈六朝古都南京,拜在南京艺术学院黄惇教授门下,开始了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入思考与系统探索。毕业之后工作不久,他又放弃了已经红红火火的生意,在众人错愕的眼光中,再次北上问学王镛教授,蓄须明志,用书画印淬炼自己。


可以说,赵永金的努力与对艺术追求的不安分,渗透进了他的每一幅作品之中。在中央美院“卧底”潜心学习的过程中,虽然经济状况不如身处特区时,但是他鼓捣着“倒卖”书画作品及其他一些“秘不宣人的营生”,以文化的收入支持着自己的学业。这是一个励志故事的另类版本。这样的努力与坚持,让赵永金的书法作品苍劲有力、洒脱自然、别具一格,很快便在同学中崭露头角。除了如期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外,他荣获该学院年度二等奖学金,毕业作品荣获三等奖,并被中央美院收藏。“奖学金被一帮同学忽悠喝酒散去,但心中的激动确实无法形容”。赵永金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。在同学之间斩获荣誉,还发表书学论文,使赵永金受到很大的鼓舞,更加坚定了他对书法艺术的一生无怨无悔追求。


钻研行草书偶及篆画


在众多书体中,赵永金早年选择行草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。行草醉见性情、静显幽趣,每个字初看是独立的,细看时又字字不同。要想写好,除了字帖上已有的字要烂熟于胸,还要注意出帖,讲求谋篇布局,多有所思才能走笔成章。一幅作品的完成,往往“捻断数根须”,写作过程异常辛苦。所以,看到自己日渐稀少的大胡子规模效应不明显,赵永金果敢的作风再一次得到体现,干脆“一剪没”,美髯剪掉了事。


虽云百般艰难,可对于有韧劲的赵永金来说,这并不能难倒他,反倒激起他探究行草书道“更上一层楼”的挑战心理。这也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,在他内心深处,“好(四声)写字”、“写字好”、“写好字”成为最有意义和有必要予以解决好的一件事。在“深圳书法院”,无论是空调坏掉、就是几个月都修不好的酷夏,还是妻子在香港上班、他自己独守空房的隆冬,只要一有时间,特别是到了深夜,他或借酒劲、或在茶余、或半夜猛醒之后,练习行草而始终不辍、运笔而为稻粱谋。经常是,名帖在手而不舍释手,乐于此道而不道辛苦。


如果有多少次的辗转反侧,那是赵永金对书法的日久生情。万千次晚睡、一翻身压死蚊子的故伎重演,令他展纸似生风、下笔如有神。他笔法婉转转圜,笔画有波折、有变化、有呼应,如夜梦中的鼾声,丝丝连贯,变幻无穷。纵使偶有口边水、眼角泪,也是通融圆润,字字情深,字字有区别、字字不呆板,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行草风格。远观其作品,如沐春风,灵气扑面不寒;近观其作品,如能感受到大汗淋漓,一下子就“诗”了。有了行草的积淀,赵永金闲暇之余,除偶尔作画外,还厚积薄发“文心雕石”,刀飞金石,追求碎屑与嘴中“仙气”齐飞,试图追求吹尽“狂沙”始见“永金”等浑然天成的字在那里的立体、动感效果。观其篆刻作品,既古朴自然,又随意潇洒,仿佛被虏往北国的宋徽宗的瘦金体却在金石上滋长、粗硬、豁然开朗起来。


 

赵永金 书法 

 

聊发少年狂不改原本


“少年老成,法外度法。人奇则书奇,意肆则笔肆,故根蒂全在性灵之培育。技者,心树上之花也”。这是徐本一对赵永金的评价。此中有深意,欲辩已“妄言”。遵从自己的内心呼唤,想到了就大胆去做,这正是赵永金习书随性的习惯。纵观赵永金的书法人生,从缘起少不更事时的小稚嫩,跟着叔父偶入书界殿堂,多少张废旧报纸打发了少年时的张狂与苦闷;到其不为俗世所动、为俗名所累、为俗务所羁,坚持拜于多个名师门下,苦练功成。看似是率性硬为、霸王硬上弓,其实是自然使之。这与他数十年不曲意逢迎、坚持听从不安份的内心已做自然安排有关。更为难得的是,在这个强调心静如水的书界,赵永金愿意以身试水,坚持策展30多次、策划出版书画类图书500多本,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人生高度。

 

 

赵永金 书法 

 

如今的赵永金正值书道问学的“黄金期”:他刚刚从广安参加完邓小平“追寻小平足迹·唱响春天故事”书画联展,很快又要飞赴台湾参加两岸书画交流;他前几天还在山东参加王镛师门东山咸集,这两天点校完的的一本《全国七零后青年书法家作品集——赵永金卷》即将出版。


因之,其为人、书法已经多少越来越成熟了一些,其书法意味也越来越被大家接受。这别具一格的个人性格、书写特点在最近完成的深圳书协换届中得到了印证:赵永金经过多轮白纸与黑字的锤炼,在黑与白中脱颖而出;经过青眼有加与朱砂印章的考验,在红与黑中像麦穗一般收获秋的韵味。其以坚定执着,或曰顽固不化,以淡然处之的性格,获得业界人士的一次次“点赞”,在书界“朋友圈”中获得波澜不惊的惊喜。


面对新的荣誉,赵永金并没有太多变化。正如他大隐隐于深圳市委边的张扬性低调。他说:杖藜扶我过桥东,我感恩生活。